2018年5月24日星期四

咖啡界装逼指南

本文作者为智能手机从业者托马斯白,知乎万赞答主,公众号托马斯白(微信 ID:tuomasibai),粉丝总数没有百万,粉丝财产总额应该过百万了。

咖啡,味苦而酸,是个舶来品。1884 年被引入台湾,开始了在神州大地的漫漫征途。

舶来品在中国,几乎是最适合用来装逼的东西了,咖啡也不例外。

1

位于鄙视链底层的自然是速溶咖啡了。

连最初级的咖啡爱好者看到速溶咖啡,通常会露出一脸不屑:我只喝现磨,不喝速溶。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1980 年代雀巢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它可是彼时的白领们能喝到的最潮的饮料。那时的时尚人士更是以桌上摆着几个喝完的雀巢咖啡空瓶为荣。这一荣光保持了有 10 多年,直到 1999 年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

这中间还经历了以上岛咖啡为代表的混乱的商务咖啡馆时代,28 元一杯的 “蓝山” 咖啡是这个时期的代表。考虑到这个阶段更像是咖啡厅而非咖啡的演进,此处就略去不表啦。

2

星巴克进入中国后,一时间占据了鄙视链的顶端。白领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抛弃了相守多年的速溶咖啡,头也不回的扎入了星巴克的怀抱。

在星巴克点一杯 cappuccino,再拿着杯子自拍,发一条微博 — 变成了那时最有逼格的行为。

为什么点 cappuccino,因为看起来很高级,发音又没难度:这种小伎俩一般只适用于初级装逼选手。中级选手往往对此嗤之以鼻:他们喜欢用自以为正宗的意大利发音娴熟地念出:“来一杯 latte,Grande 杯。”,可是这样装逼往往会被店员打断:“先生您是要一杯什么?” 中级选手只得再说一遍:“拿铁,大杯不要奶油。” 然后听着店员回头用北京口音的意大利语对着同事喊着:“格兰嘚拉忒 no 克瑞亩!”,纳闷自己的发音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如果到了今天你还在喝拿铁,那显然已经 out 了。最新的流行叫做 “Flat white”,星巴克爱好者其实也说不清它跟 latte 的区别,总之就是咖啡更浓郁,口味更纯正。

然而这一切在高级星巴克选手眼里都只能换来一个鄙夷的微笑。对于他们来说,咖啡的本质就应该是美式。他们已经过了拿着星巴克自拍的阶段;当年发的微博和朋友圈该删的删,该三天可见的三天可见;什么 latte、cappuccino 都是浮云。风风火火地冲进店里,点一杯 Venti 美式带走才是他们生活的常态。对他们来说,需要牛奶来掩饰咖啡的苦味,太初级;他们需要的是咖啡因最直接的刺激,以支撑自己接下来数个小时高强度的加班或头脑风暴。

对于星巴克爱好者来说,星巴克就是咖啡的标杆。不要说什么上岛咖啡和雕刻时光的咖啡了,即便水准接近的 Costa,那也是无法相比的。

而对于更高阶的人来说,恰恰相反。

3

如何才能显得自己更高阶?有一个最快捷和简单的办法:贬低星巴克。

“星巴克咖啡也能喝?”

到了这个阶段的装逼犯,自然是非精品咖啡不喝了。星巴克那过度烘焙、满是碎豆的混合豆自然入不了他们的法眼;不但入不了,还要尽可能的嘲讽和鄙视。

那他们喝什么呢?喝 “单品咖啡”。喝 “耶加雪菲”。

(如果你没喝过耶加雪菲,很容易遭到上图这样来自鄙视链的深深鄙视)

初入精品咖啡门的小资们,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词除了阿拉比卡,就是耶加雪菲了。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搞不清楚 99% 的现磨咖啡都是用的阿拉比卡豆;而 “耶加雪菲” 实际上是一个产地名,并不是跟卡布奇诺一样是一种咖啡的做法。总而言之,这些词说出来就是有更精品的感觉。

走进一家 “精品” 咖啡厅,点一杯 “耶加雪菲”– 尽管喝起来酸得像果汁,尽管这家生意不佳的精品咖啡店的耶加雪菲由于销量不佳已经放了两个月 — 他们还是喜欢皱着眉头喝下去,再匆忙发出 “真好喝” 的赞叹。当然,喝完还得拿出手机自拍,花两小时 P 图后发朋友圈用。

此时邻桌的高级选手则会轻酌一口,淡淡地说到:“相比普通日晒豆的过犹不及,这款水洗耶佳雪菲有着典型的柠檬和柑橘香味,加上丰富的花香,让我喝出了春天的气息呢!”,一下子让初级选手相形见绌,只得把头低下去再喝一口,用力品一品这春天的气息究竟在哪里。

4

是的,“水洗” 和 “日晒”,又是一个重要的精品咖啡知识点。如果能熟练掌握并且灵活运用在日常装逼领域,恭喜你在鄙视链的漫漫征途中又前进了一步。

通常到了这一阶段的人,言必提 “第三次咖啡浪潮”,喝必品单品豆;开始自己磨豆和手冲,尽管手动磨豆机磨出来的粉粗细不均,自己手冲出来的咖啡时而过粹,时而太淡,实在拿不出手。但是不管,自己手冲的咖啡,流着泪也得喝完,总归是比喝星巴克的人高到不知哪里去了。

而喜欢喝意式咖啡的人,则纠结于牛奶的品牌和咖啡机的好坏。espresso 必须出自半自动咖啡机,全自动做出来的总归少了一些匠气;拉花必须有,而且拉坏了就倒掉一杯的才是真正的精品咖啡厅,不然怎么拍照发朋友圈呢?至于拉花过头以至于错过了最佳饮用时间,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再进阶一些的选手,开始关注更多的细节。产区和风味、海拔和豆子的种类,都在他们的讨论范围内。光说出危地马拉、哥伦比亚还不够,还得具体到小产区。如果淡淡地说起最近主要在喝 Ethiopia 的 guji uraga 产区的日晒豆,基本上会收到一片赞许的目光。

当然,到了这个阶段,自己手冲的口感也越来越好,也开始关注赛级豆的流向和烘焙的水准了。他们中的一些可能已经开始自己烘豆子,还有一些更是把咖啡当成终身爱好,成为了一名咖啡师。

然而顶级选手早就看淡了这一切。

5

作为大神级咖啡爱好者,他的足迹遍布全球。不论是英国的 Monmouth,还是澳洲的 Seven Seeds;东京银座闹市中的 1973 年陈年咖啡豆,还是台中小胡同里的私家烘焙,都留下过大神品评的身影。WBC 世界冠军是他的好友;精品咖啡屋的老板是他的学徒;每年的赛级豆评完,总有人觉得,这就是按大神的标准定的级。

(供应 1973 年陈年咖啡豆的 L’Ambre 咖啡厅)

(英国伦敦 Monmouth 咖啡厅)

咖啡早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在家喝喝 Nespresso,各种限量不限量的胶囊都喝得开心;出门喝杯星巴克,拿着美式倒也不挑不拣。闲来会去熟悉的咖啡馆,拿出自己在欧洲掏来的豆子,和店主自家烘焙的同产区豆同场竞技,一决高下。

即便登高望远,也在行囊中塞进一个便携手摇磨豆机,一把铜壶加简易滤杯。登顶之时,面向朝阳,拿出一周前刚烘好的巴拿马 Geisha,细细磨成粉末,煮水手冲,不亦乐乎。

到了这个阶段的大神,胸中已然没了鄙视链。俯视链条中,众生皆苦,又皆有乐趣。苦中有乐,苦尽甘来,这不正是咖啡的真谛吗?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s://ift.tt/2KPKp1T
via IFTT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