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7日星期二

中国首台 Meta 2 开箱评测:对标微软 HoloLens 的 AR 头显 Meta 2 到底怎么样?

meta_2_being_worn

Hololens、 Magic Leap 、 Meta 为业内公认的全球三大 AR 头显。我们刚刚试玩了出货的  Meta 2 ,这是中国的第 1 台,而全球不到 10 台。

640

(全文共3715字,预计需要6分钟)

Meta 2 首发评测由 VR 价值论(微信号:  vr-value )、新界线( http://ift.tt/2iyL0La )联合打造,感谢 51 VR 提供国内首台 Meta 2  AR 头显,以供第一时间评测。

Hololens、 Magic Leap 、Meta 为业内公认的全球三大 AR 头显。继 Meta 一再跳票之后,  51 VR上周末突然声称已经拿到了 Meta 2 。在第一时间,我们对刚刚出货的 Meta 2 进行评测。

尽管在知名度上不及 Magic Leap 、微软,但继 2015 年 1 月获得 2300 万美元 A 轮投资, 2016 年 6 月又完成 5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之后, Meta 的行业地位如日中天。

于是,人们就很自然的把 HoloLens 视为 Meta 的竞争对手,这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两家做的事情确实很类似。

但 Meta 的 CEO Meron Gribetz 却不太乐意接受这样的看法。

“ HoloLens 想要做的事情在很多地方和 Meta 类似,也同样可以通过手势操作,但仅仅动动手指并不代表未来。 HoloLens 的模式从根本上说还是一种基于 Windows 的交互方式,而未来的互动方式一定是一种更自然的方式,你的大脑就是你的操作系统。”

其实,全球三大 AR 头显的原理的成像原理并不相同, HoloLens 是微型投影机, Meta 是光学镜片反射,而 MagicLeap 据称是视网膜投影。

作为一家成立于 2012 年的 AR 创新科技公司,与 AR/VR 领域的其他公司不同, Meta 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特立独行的道路——“垂直整合”,他们在机器视觉、机器学习以及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开发能力,并将这样的开发能力顺势延伸到硬件上面。

可以说,正是得益于 Meta 独特的“软硬融合”基因,才铸就了基于神经科学原理研制的”自然机器”( natural machine )—— Meta 2 。

早在今年第一季度, Meta 就迫不及待的开放了 Meta 2 开发者套件的预购,售价为 949 美元,并预计于第三季度发货。

而经历了让人失望的跳票风波,就在人们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 Meta 终于发布了首个官方开箱视频,似乎暗示将要发货。果不其然,随后不久, Meta 2开发者套件就开始发货了。

640-2

事实上,在 Meta 2 之前, Meta 就已经推出过 2 款 AR 头显—— 667 美元的 Meta 1 和 3000 美元的 Meta Pro 。

但很显然,它们都不是重点,我们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 Meta 的最新一代 AR 头显,也就是刚刚发货的    Meta 2。

就像我们在一开始提到的那样,这是国内首台 Meta 2, 51 VR 美国分公司拿到它之后仅仅赏玩了一番,就马不停蹄的把它送上了前往中国的飞机。小编听闻,早早堵在守在 51 VR 的门口,周六( 24 日)大早上 5 点,第一时间对 Meta2 进行开箱,拿到国内第一手评测。

640-3

Meta 2 优点:

  •  90° FOV (你们可以不信,但这是事实);
  • 2K 分辨率( 2560*1440 ,真的很清晰);
  •  949美元( HoloLens 的三分之一还不到);
  • 佩戴舒适(虽然它看起来有点儿笨重);
  • 强大的手势识别(至少比 HoloLens 强不少)。

Meta 2 槽点:

  • 块头太大(所以我们叫它 AR 头显,而不是 AR 眼镜);
  • 需要外接 PC (嗯,跟前两代产品一样一样的);
  • 应用真的太少了(几乎没得玩,不要提演示视频)。

开箱测评:

Meta 2 开箱跟很多前沿科技产品一样, Meta 2 开发者版本拥有一个硕大的长方形包装盒,衬线草书字体的 Meta 2 给人一种简的第一印象。

640-4

打开最外侧的包装之后,可以看到醒目的“ Let’s get started ”。 OK ,就让我们开始吧。

640-5

包装盒分为两层:上层是配件层,里面包含有电源适配器(含多种制式标准的插头)、底座等配件;下层则是一个用布袋细心包着的 Meta 2 AR 头显。

打开后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640-6

最后,再来一张 Meta 2 和包装盒的帅气合影:

640-7

如果觉得开箱部分没看过瘾的话,那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Meta 官方的开箱视频吧。

Meta 2 设计&硬件 Meta 2 的设计非常有科技感,单纯从造型上看,就给人一种“黑科技”的感觉,而分布在机身四周的褐色“皮质”点缀使得它丝毫不古板,很难让人相信这只是开发者版本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没有集成运算单元,但考虑到内嵌了一块显示屏,Meta 2 依然采用了主动散热方案,并在机身顶部设计了一排散热孔。

在实际的体验中,噪音控制非常理想,如果不把耳朵贴近,基本很难感受到风扇的存在。

640-8

作为一款前沿科技产品,Meta 2 自然不会有太多的物理功能按键,只有音量调节(+/-)、开机以及图像捕捉按键。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 51 VR 工作人员的说法,图像捕捉按键是 Meta 预先设计好的,还没有最终调校完成,也就是说现在还不能正常使用(略有些尴尬,不过好在不算太大的问题)。

640-9

与前代产品相比, Meta 2 最大的提升在于显示技术方面,不管是视场角( FOV ),还是分辨率,都明显提高了不少。

具体来说,新的显示技术将一块智能手机屏幕置于半透明的凹形塑料罩之上,以此为反射媒介,将光从屏幕反射进人的眼睛。

据说,塑料罩正前方的区域使用了一种含少量银的涂层(未经证实,但可以当镜子使用),既能将智能手机屏幕的图像反射到眼睛,也能让外部的光线穿透进来,这就营造了一个并不完全与世隔绝的环境。

640-10

跟微软的 HoloLens 类似,在 Meta 2 的正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数量众多的摄像头和传感器阵列,它们主要用于环境、深度的感知和追踪用户的手部和头部动作。

640-11

Meta 2 需要连接 PC 才能工作,因此提供了一条一分三的线缆,其中 HDMI 1.4b 、 USB 3.0 直接连接到 PC 的对应接口,电源接口则需要通过适配器连接到插座上。

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细节:电源适配器 Made in China ,当然这也没什么可让人意外的,毕竟很多国际大牌的配件都是中国制造。

640-12

好了,一起来看下 Meta 2 的核心技术规格吧:

640-13

Meta 2 PC 需求从 Meta 官方给出的 PC 需求来看,苛刻程度丝毫不亚于主流 PC VR 头显,在某些部分甚至有过之而不及,比如对于 CPU 的需求达到了桌面级 Intel Core i7 ,而包括 HTC Vive、Oculus Rift 在内的绝大部分 PC VR 头显基本 Core i5 级别就足够了。

显卡方面, NVIDIA GTX 960 或者 AMD R9 280 起步,内存要达到 8GB ,操作系统则是 64 位Windows 8.1 及以上。其他需求还包括 10GB 存储空间、配备 HDMI 1.4b/USB 3.0 接口等,另外还需要安装有 64 位 5.3x 版本的 Unity 图像引擎。

具体来看一下:

640-14

Meta 2 佩戴体验细心的朋友也许早就发现了,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有用“ AR 眼镜 ”去描述 Meta 2 ,而是用了“ AR 头显 ”,因为它看起来实在不能用“眼镜”去形容……

那么,“笨重”的它佩戴体验如何呢?

尽管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对 Meta 2 的重量进行测量,但感觉要比 579 克的 HoloLens 轻便不少,毕竟少了电池和运算单元。 Meta 2 采用了头带+头环的佩戴方式,调节起来非常方便,自由度也很高,基本上任何头型的人都能戴得稳妥。

640-15

总体而言,Meta 2 的佩戴体验相当不错,相比 HoloLens 确实要好一些,即便是柔弱的女生也能轻松驾驭。

顶部头带的存在,可能让 Meta 2 看起来不够酷炫,但没有什么比保证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更重要了,不是吗?

640-16

此外,由于预留的空间比较大,即使佩戴眼镜也能够毫无压力的使用 Meta 2 ,对于平时佩戴眼镜的小伙伴们来说无疑是个极好的消息。

Meta 2 应用体验这个环节本来应该是重头戏,因为看过 Meta 2 相关演示视频的人基本上都会被它的魔力所征服,我们当然也不例外。体验之前,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场景大概是下面这样子:

640-17

这样子:

640-18

或者是这样子:

640-19

但遗憾的是,上面这些场景都没有……

我们体验的这台 Meta 2 只是自带了一些有些“无聊”的 Demo 。

没错,“无聊”这个词略带贬义色彩,但事实的确如此。

比如说,一些“小球”放在一个“圆盘”上,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手去“扒拉”这个“圆盘”,让它转来转去;

或者是,一堆字母,当用手去“触碰”的时候,这些字母会用颜色变化作出“回应”,仅此而已。

此外, 51 VR 的工作人员还给我们展示了他们自己开发的 demo --这是一个 AR 商城的概念,其中展示鞋子和家具的小 Demo 。当拿起鞋子发出语音命令“爆炸”的时候,鞋子就会分解,而发出“恢复”命令的时候,鞋子又会复原。

总的来说, Demo 的数量很少,内容比较常规化,还没有呈现太多惊艳之处。

从实际的体验来看,相比 HoloLens 至今只能生硬的识别区区 2 个手势, Meta 2 无疑要强大很多,可以通过多种手势来控制叠加在现实世界的那些虚拟影像,滑动、旋转,甚至是拉伸、拖拽都没有问题。

即便是完全没有体验过它的人,也能很快适应,因为这些手势都是日常中频繁使用到的。

更赞的一点在于,在分辨率提升到 2560*1440 之后,Meta 2 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清晰度让人感到惊叹(别提所谓的 2 K ,甚至 4 K 分辨率的 VR 头显,因为感官上的体验差异真的太大了)。

可能是因为刷新率只有 60 Hz ,所以当快速转动头部的时候,会发现画面会有拖影现象,但基本不会产生诸如眩晕感之类的问题。

除此之外,即便需要通过线缆与 PC 相连接,不过使用过程中也不用担心会像 VR 头显背后的“小辫子”那样造成太大的不便。

640-20

继续回归到主题。

相较于过于封闭的 VR , AR 无疑有着更为宽泛的应用场景,但同时也对运算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同于我们见到的绝大多数无线 AR 头显产品, Meta 2 需要连接高性能 PC 才能工作的确是个槽点,但也不失为一种量力而行的靠谱方案,毕竟 PC 强大的运算性能远非移动解决方案能匹敌的。

如此说来,基于神经科学原理研制的”自然机器”—— Meta 2 ,承载的使命就是“取代显示器”,然后允许人们用最习惯的手势去做交互——滑动、旋转,甚至是拉伸、拖拽,只要你愿意,没什么不可以。

Meta 这样的一种理念,或许也给其他 AR 头显厂商提供了新的思路。

所以,到这里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去讨论 Meta 2 到底值不值,到底需不需要这样一台需要连接 PC 工作的 AR 头显,或者其他诸如此类的问题,因为它能解决的现实问题和它能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假以时日,它必将在产品设计、建筑设计、教育、制造以及医学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640-21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Meta 似乎都在努力改变其原本让人有些高不可攀的品牌定位,转而以更加亲民的姿态示人。

从之前的“太空眼镜”,到如今的“ Meta Vison ”,从 Meta Pro 的 3000 美元,到 Meta 2 的 949 美元(还不及 HoloLens 的三分之一),但同样还不够亲民。

当然,现在去讨论售价的问题意义并不大,毕竟, AR 头显产品距离消费级市场还很远,我们只能等待其从 2B 到 2B2C ,再慢慢的过渡到 2C 。这个过程,也许是 3 到 5 年,也许更远,但终有一天会到来。

 

 

#欢迎关注爱范儿认证微信公众号:AppSolution(微信号:appsolution),发现新酷精华应用。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rom 爱范儿 http://ift.tt/2iyKo8v
via IFTT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