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人(duxieren.com)文摘] [文章来源:黄集伟]
一周语文 ▍ 2018(47 周) ▍2018-11-19~2018-11-25
岁末已至,来,咱们说说2018吧。
在已经或即将大规模横扫朋友圈的“年度回顾”文本矩阵里,“××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之类骨灰句式翻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怀念?太矫情了;同理,“不同寻常”“意义非凡”之类的形容词也早已枯萎,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又有哪一年可能寻常?再说了,这一年寻常如何?不寻常又如何?
所以,事实上,如果可以沉默、可以自选、可以内心独个白、向隅独个泣、己个儿给己个儿开个年终总结会,那么,大家尽可在手账里、在好友圈儿里,写下自己对这一年的真情实感……不用跟任何人说,自己知道就好了。
奇葩说前辩手周玄毅新近坐回新国辩评委的位置。周三,他在微博里提醒新辩手演讲中千万慎用“来”这个动词——他认为,这个在演讲里暗含自我牛逼认证的互动邀约,很容易适得其反,“没有十足的把握,别说‘来——’,因为大家如果真的来了,会说‘我去’的”……周先生的皮,提示出汉字“来”和“去”内藏的无限奥秘,它俩可以互为因果,也可以互为冤家,可以刻录轮回,也能预示挣脱、终了或飞翔。
岁末将去,你的来年,我的新岁,终会度过。来就来吧,去就去吧,世事沧桑,善自珍摄。
—————————————————————————————————————————
★ 也没见到全国男性蜂拥搅基啊
语出网友没有羊先生周一微博:“老俞说,女性想要钱,于是男性就只想着挣钱。女性还想看耽美呢,也没见到全国男性蜂拥搅基啊”……此观感外皮儿嘻嘻哈哈,内瓤儿劲道十足,好像里面埋有无数根逻辑钢筋,笑着笑着忽然很Q很弹。
★ 暴花户
网络熟词,据熟词“暴发户”拟音而来,自带喜感,描述那种迅速败光可观收入、赚钱不多可勇于花钱、敢于花钱、迅捷狂喜(花钱)迅捷丧的人,算是网络熟词月光族、败家狗、剁手党的另一版。
★ 空有外壳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语出学者胡泳本周专栏。有关“工作麻木症”,胡泳说:“工作就是工作。没有人会每次踏入办公室时都感觉很棒。有时,任务和人会让你发疯。这可能并不意味着你讨厌自己的工作。这当然不意味着你应该认真辞职。每个人都有糟糕的时刻。但是,如果你觉得你的工作总体上在耗尽你的快乐,那就是一个大问题……牢记工作是为了让人快乐的。如果某份工作让你感到痛苦,那就别犹豫了。”
———————-
● 从他(yuminhong)身上我才明白一件事,
勤不能补拙,
但要是碰上了一点运气,
确实能成事。
可是天赋,道德,审美这些东西
小时候没有就是没有,
做的那些事儿,
说的那些个话啊,啧。
(上心吉野家之歌)
● 这个时代不是人和人太远了,
而是太近了;
不是不能表达,
而是表达太容易。
(桑格格)
● “你怎么又迟到?“
”不好意思,因为我迷路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路了。
(光消失的地方)
———————-
★ 老爷子
中国漫威迷对斯坦-李的昵称,亦念作李老爷子。饭圈语文里,这种昵称的亲切感、熟稔度至少硬核粉之外的大部分人无感,而这类昵称,也基本不在大爷大妈愿意了解的层级,你说“小李子”(Leonardo DiCaprio ),张婶会以为你在说李莲英,你说麻辣鸡(Nicki Minaj),刘爷说,那只有川厨出手才真地道……语言是最深的代沟,无法填平,又无需填平。
★ 其实就住高碑店
语出作家叶三周一微博:“看微博以为Ta在曼哈顿,其实就住高碑店”……晒或秀,堪称时代动词,它既幻且真,它让好多人深陷幻觉,不晒不秀,浑身不适。
★ 爆炸崇拜
来自作者窦英新本周博客,作者认为,艺术家蔡国强作品的精神内核是对于爆炸的膜拜,具体体现为“惊奇而不乖张。形式热闹,能分享,而非被深藏……对爆炸的崇拜,是对力量的崇拜,对时间的崇拜,对正序的崇拜”……这个阐释对于一般人而言,过于哲学和形而上了,当然,跟关键的麻烦是因为我的脱离原文语境的摘引——脱离语境的金句或箴言都是伪孤儿,人家有爹有妈的,被我一拆引,听上去居然“小白菜地里黄”了。
———————-
● 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美嘉.rar转王尔德)
● 秀过的恩爱,死得都快。
曝光和意外,全是负债。
把幸福展示给所有人看
想想是多么古怪,
需要别人肯定的人生
就是大写的失败。
私事没必要公开,
幸福不用发号外,
内裤不要穿在长裤外,
你坐在餐厅里点什么外卖,
社交媒体上晒你妈的真爱。
(和菜头)
● 巨婴国,产巨婴。一个巨婴害死一车人。
(毒书少)
———————-
★ 现在许多年轻人是假摇滚真懂事儿
语出作家、诗人邹波本周长文,文中一段谈及流行语对人性的放纵与桎梏:“当我第一次听人用网络语言在现实里说话,我感到震惊,活生生的人,开始这样说话,每个人的性格将趋同,你一说这语言,性格就被规定得死死的”,“现在许多年轻人是假摇滚、真懂事儿,像顾全大局啊,懂事儿啊,这些都不是年轻人该有的激情,这些是早老”……此段更多强调了语言的绳索一面,而当它还兼具社交货币功用时,那魅惑更耀眼,更浮云。
★ 穷充
来自作家刘柠本周专栏文章,是对日本当下眼泪生活方式的描述,语出作者大前研一《低欲望社会》一书。所谓“穷充”,是“穷而充实的生活”的简称,这类人群“完全依赖便利店和百元店生活,偶尔在优衣库购物,添置几件应季衣物即可”……作者认为,在经济学、社会学乃至资本逻辑的夹击下,所谓“穷充也能小确幸的时期”不会很长。概念的迁徙即意味着走样,咱们这儿的“穷冲”,只能另行描述,不是一回事儿。
★ 认怂不是认错望周知
语出地下天鹅绒周二微博:“认怂不是认错,望周知”——在这个遍野戏精、动辄撕怼年代,地下天鹅绒的这个提醒相当重要,就像社恐和社懒很像,但不一回事儿,D&Q虽然很像D&G,但确完全满拧……撕可以,怼也可以,但基础概念乃至于基础语文先要搞清楚。
原文链接:http://www.huangjiwei.com/blog/?p=11157
走廊网: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 创意&视觉频道 | IT频道
from 读写人 https://ift.tt/2DUMaeM
via IFTT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